大學機器人系博士、Facebook人工職能組研究員田淵棟寫下了這篇很走心的總結(jié)。他說這五年給他帶來的最大收獲是:"就算有鐵飯碗了,就算三十歲時發(fā)了筆大財,有車有房以后都不愁吃穿,人生也沒有就此結(jié)束。永遠永遠要有不甘平凡的心,有自己的主心骨,那是一切的發(fā)動機和克服困難的力量源泉--因為那是活這一輩子,身為自己,所要完成的事情。"他的切身感受,也許對于無論是否在從事學術工作的你來說,都是值得借鑒的。
作者
田淵棟
【摘要】大學機器人系博士、Facebook人工職能組研究員田淵棟寫下了這篇很走心的總結(jié)。他的切身感受,也許對于無論是否在從事學術工作的你來說,都是值得借鑒的。
"就算有鐵飯碗了,就算三十歲時發(fā)了筆大財,有車有房以后都不愁吃穿,人生也沒有就此結(jié)束。永遠永遠要有不甘平凡的心,有自己的主心骨,那是一切的發(fā)動機和克服困難的力量源泉--因為那是活這一輩子,身為自己,所要完成的事情。"
這五年最重要的,是漸漸知道了怎么去做一件比較大的事情。
?說得很大,其實就一點,心要靜下來。
首先,心靜下來才能鉆進某個領域里認真做事。
現(xiàn)在的社交媒體太多了,各類新聞也太多,每天忙于應付這些廣泛卻又淺薄的信號,或是忙著去評點別人,是沒有辦法做成一件事情的。就比如一個人要去旅游,按圖索驥地走一圈著名的景點,并不會給自己新的體悟,最多只增些與人的談資而已。真要體會大自然的美麗,那是一定要涉足別人達不到的地方,要有目標有耐心有毅力,做長久的打算。
其次,有毅力有決心不一定能成事,方法也是不可少的。
做研究的每個環(huán)節(jié)都需要方法:如何做基本調(diào)查,如何下手,如何分析問題,如何堅持自己的觀點,如何給任務定優(yōu)先級,如何處理細節(jié)和局部的關系,如何將直觀感受一點一點地轉(zhuǎn)化成嚴格的數(shù)學語言并且驗證。在任何一個地方卡住,都會讓自己的研究停步不前。
面對這么多要求,要同時都準備好再開始研究是不可能的,只有先定目標,然后一步一步摸索。在摸索的開始,會做很多無用功,調(diào)查沒有頭緒,題目不知道如何選,沒有經(jīng)驗就不起效率,沒有效率就容易心浮氣燥,心浮氣燥就會輕言放棄,完全否定已有的成就。只有把自己強按在位置上一點一點地對以往的教訓做分析總結(jié),才能打破這個惡性循環(huán),漸漸地積累起經(jīng)驗來,看見以前看不見的方向。要達到這一點,心靜是很重要的。
再次,研究是會碰到很多困難。
老板不給力,數(shù)據(jù)不給力,公式推不出來,電腦壞了,等等。在博士階段可以有一千個理由把問題歸咎于別人,不過我覺得最好的態(tài)度是"不抱怨,不解釋",把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好,把自己的錯誤搬回家,好好分析,才能有所進步。理想和信念是一定要有的,不然如何在孤獨的長跑中奮勇向前?但調(diào)子不能放得太高,因為沒有實現(xiàn)的理想,對他人而言,一文不值。要做到這些,同樣需要靜下心來,克服困難的過程中,沒人喝彩。
回想過往的思維過程,最早是經(jīng)常在自設的思維困局中轉(zhuǎn)圈,然后是在推公式、想直觀和堆hack中左右搖擺,最后才發(fā)現(xiàn)理論和現(xiàn)實的黃金結(jié)合點,找到和現(xiàn)實吻合又干脆利落的假設,推出意料之外卻情理之中的定理。
一旦進入了這個階段,反應就會一次比一次快,建模速度也一次比一次迅捷,出的文章也會越來越好。從這個意義上來說,這五年的PhD并沒有浪費,這樣的訓練讓我有自信去學習任何新東西,合理規(guī)劃自己的時間,來面對任何一個自己想要做的,具有挑戰(zhàn)性的項目。
?主要的技巧:
第一,要喜歡自己的研究題目。做研究有內(nèi)心動力是非常重要的。
研究的本義,是在一個寬松的環(huán)境下,由研究者自由探索去尋找未知世界的答案。再牛的導師,盡管有模糊的直覺,如果不參與研究的每個細節(jié),是不能預知精確答案的。精確答案只能由學生來獲得,導師直覺的錯誤只能由學生來推翻,如果學生沒有內(nèi)心動力,那導師只能看見他能看見的,就不需要學生了,研究也就失敗了。
因此,研究的成敗,歸根結(jié)底是靠研究者永不停息的探索著的內(nèi)心。如果自覺是個安于現(xiàn)狀,聽人號令,懶得動腦的人,那博士不是那么適合的;如果家里或是同學的壓力大過內(nèi)心的渴望,那么讀博可能是地獄的開始;如果只是為了獲取某領域更多的知識,那可能在博士后期承擔巨大的論文壓力,不如讀個碩士方便。
第二,牢記本校校訓,My heart is in the work。
做研究需要每天都花時間想,沉浸入要解決的問題。
這并不是說做研究是24x7全天候,其它什么都不用干,一直干到永久性腦損傷為止,而是需要培養(yǎng)思考的習慣,高思考的效率。為達到這一步,一開始需要大量的投入來找到適合自己的正確方案??赡軙懿涣晳T,想到晚上睡不著,做事吃飯都沒心思,生活瑣事全都不管,俗話說是"入魔了"。像我經(jīng)常有做夢做到自己要思考的問題,或者每天一早還沒完全醒來,就想著某個問題要怎么解,結(jié)果真醒來一看發(fā)現(xiàn)全想錯了。
在這個階段,挫折感會特別強烈,會有放棄的念頭。但是只要堅持下去,大腦會適應,會成習慣,效率會高,會知道一個問題中有哪些地方是關鍵,會知道思考到什么地步是可以停手的存盤點。然后你就有了一具不論何時何地都能進行后臺運行的思考機器,能夠積累上每天的邊角時間,每時每刻在進步。正如一句話所說,不瘋魔,怎成活。
當然開車或者做其它重要的事情時請不要思考,出事的話,本文概不負責。
第三,有思路(idea)就寫下來。
有一句話說得好(出處忘記了),光思考不紀錄,人腦是有限自動機;既思考又記錄,人腦就是圖靈機。其原因在于,一支筆一張紙增強了人腦的記憶力,讓思考的空間及范圍變大了,能看出本來沒看出的聯(lián)系,能發(fā)現(xiàn)本來發(fā)現(xiàn)不了的細節(jié)。有時候看似很平凡的思路,寫著寫著就變成了非平凡的階段性結(jié)果,以為是很有前途的想法,一寫就發(fā)現(xiàn)問題所在。而若只是思考,花幾個小時都在原地轉(zhuǎn)圈,頭還暈得不行。
另外,寫下來本身就是一種"我已經(jīng)完成了什么"的標志,對士氣是很鼓舞的,也有利于下一次從中斷點恢復思考。
第四,多看看別人的工作,但別看太多,抓住主線就好。
近年來每年發(fā)表的論文數(shù)有上升的趨勢,文章越來越多,每篇都細細看就是在浪費時間了,事倍功半。
我目前認為的最好辦法,莫過于在看完幾篇本領域最重要的文章后認真總結(jié),猜出大部分人的路數(shù)還有各自方法的優(yōu)缺點,然后在面對新文章時采用跳躍式讀法,邊看邊猜,猜對有獎。這樣不僅快,而且能把握大局忽略細節(jié),自己想新思路的時候也能自然而然地避開大部分人的招式,攻擊其命門,從而保證自己工作的創(chuàng)新性。
不求暖心,只想來點實在的。來幫學堂刷視頻,用實力搞定考研。
?。▽嵙曅【庎嵶友?/span>
關于"最后階段,真題的正確打開方式_備考經(jīng)驗_考研幫"有15名研友在考研幫APP發(fā)表了觀點
掃我下載考研幫
最新資料下載
2021考研熱門話題進入論壇
考研幫地方站更多
你可能會關心:
來考研幫提升效率